欢迎来到 深汕中心医院
公众入口 员工入口 返回引导页
【医讯】专业术式创汕尾首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放射科介入专科团队成功抢救一名危险性消化道出血患者!
  • 发布时间:2022-12-31
  • 点击数: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深汕院区)放射科介入专科经急诊接诊一例肝硬化致门脉高压反复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在介入专科孙宏亮主任及其团队的努力下,顺利为其实施了DSA引导下逆行球囊阻断胃底曲张静脉硬化(BRTO)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再创汕尾首例!

患者李姐(化名)今年59岁,入院前一周左右出现无明显诱因呕血、黑便,且黑便后头晕、冷汗等症状,遂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予以治疗后情况稍有好转,但在入院前一日再次出现呕血(呈咖啡色血凝块)伴胸闷、胸骨后闷痛等症状,当地医院束手无策,遂转诊至深汕院区急诊就诊,经完善系统检查后,李姐确诊为肝硬化致门脉高压反复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

经深汕院区危险性消化道出血救治团队及介入专家团队会诊后,结合患者胃底曲张静脉血流动力学状态、术式的优缺点综合考虑,介入专科孙宏亮主任决定为李姐在DSA引导下实施逆行球囊阻断胃底曲张静脉硬化(BRTO)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

手术当天,在完善系列术前准备工作之后,孙宏亮主任顺利为李姐实施手术,手术入路采取右股动脉入路--部分脾栓塞术;经皮肝穿门静脉入路--曲张静脉丛硬化;右锁骨下静脉入路--球囊阻断脾肾分流,避免肺动脉异位栓塞。

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后微导管超选至胃底曲张静脉丛内后,充盈球囊阻断血流,透视下经微导管注入硬化剂(Glubrain胶),并通过调节球囊充盈程度控制血管丛内血流状态以利于硬化剂充分充填曲张静脉团。

术中治疗前后监测门静脉压力:术前 35cmH2O,术后23cmH2O(门脉压参考值13-24cmH2O)

在孙宏亮主任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李姐转入病房常规护理。进行手术后,李姐体表无切口仅留穿刺痕迹,24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10日后恢复正常饮食及日常活动,即康复出院。

科普知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症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约50%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肝功能Child-Pugh-A级者仅40%有静脉曲张,Child-Pugh-C级者静脉曲张发生率则高达8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为5%~15%。肝硬化严重程度、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红色征的范围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高危因素。胃底静脉曲张较食管静脉曲张少见,但易破裂出血,预后较差。首次出血的病死率40%~84%,治疗不当幸存者5年生存率很低,值得重视。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方式有,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卡维地洛、多纳洛尔);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注射与套扎;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S);逆行球囊阻断曲张静脉硬化术(BRTO)与改良BRTO、部分脾栓塞术;外科分流术或断流术。

联合介入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有:微创、不受曲张静脉丛程度限制、止血效果迅速明确、不增加肝性脑病的发生概率,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所以,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目前,深汕院区放射科介入专科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介入专科垂直管理,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高层次人才队伍,科室拥有博士学历7人(2人在读)、硕士学历2人,高级职称2人,努力打造与院本部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目前,院区放射科介入专科还配备有专科病房,并已常规开展与院本部种类相当的手术,汕尾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查看更多